太原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太原晚报_晚报历史 > 晚报品牌 > 珍贵音频碗碗腔兵火缘middot

珍贵音频碗碗腔兵火缘middot

发布时间:2022-4-27 14:17:23   点击数:

电台音频,感谢好友山西王爷·学毛选发来,初三教学很忙,戏曲博大精深,我喜欢的剧种比较多,一直珍藏,电脑重装,最近发布了《王魁负义》,朋友们特别喜欢,而且加上了赵篆英老师的外孙,今天看到朋友发布了《尹灵芝》唱段,备课,找复习的资料,百度网盘中找到这段,继续发布!

又名《拜月亭》,越剧古装剧,南戏四大名剧之一,元代施惠原著,施小琴年改编;为南戏新编系列剧目之一;在内容与形式上都作了较大的变动;又名《王瑞兰》、《幽闺记》;故事源自关汉卿的《闺怨佳人拜月亭》杂剧;评剧由刘鸿儒移植于湘剧版本;此剧目为著名表演艺术家李忆兰、小花玉兰的代表剧目。另有同名中国电影(湘剧),上海电影制片厂年摄制,张天锡导演,湖南湘剧团参演。

剧情简介:写金朝贞元年间,蒙古入侵,金主迁都汴梁,造成社会动乱。书生蒋世隆与妹瑞莲,尚书王镇之妻与女儿瑞兰,俱在战乱迁徙中失散。

世隆与瑞兰相遇,在患难中结成夫妇;瑞莲则与瑞兰母亲相遇,被收为义女。王镇平乱回朝,找到女儿,却不认世隆为婿。

女儿瑞兰因思念丈夫于月下祝告,恰与瑞莲相遇,方知是姑嫂一家。

此时,朝廷开科招考,世隆和结义兄弟陀满兴福中了文武状元,王镇奉旨招亲,经过一番周折,终于使世隆、瑞兰团圆,瑞莲与兴福结合。

本剧通过蒋、王两人的悲欢离合,对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提出了怀疑与批判,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加上剧情的曲折离奇,因此几百年来,深受观众欢迎,久演不衰。

《兵火缘》即关汉卿著名的爱情剧《拜月亭》,它和关氏的其他剧作一样,暴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鞭挞了封建统治者的专横、残暴;歌颂了富于反抗的妇女形象.剧中的王瑞兰也同关氏的其他剧中有名的人物如窦娥、赵盼儿、杜蕊娘、燕燕一样,她们共同具有不屈的反抗意志,渴望幸福,忠于爱情."共难途中"和"花园拜月",是表演较好的两场戏.演员的动作和唱腔都十分细腻、真挚,委婉动人.碗碗腔是极富于表达缠绵、细腻的内心感情的。

时间:年06月22日11:35   来源:山西晚报本报记者范璐

熟悉山西戏曲的人都知道,20多年前,太原曾有个碗碗腔剧团,这种来自于民间皮影的说唱艺术曾经博得过老百姓的深深喜爱。提起这个剧种,就不能不提赵篆英,她不仅是碗碗腔舞台上第一代的优秀演员,更与老一辈艺术家一起完成了这个新剧种的诞生。……

“天生我才该唱戏”   这是赵篆英一篇自传中的开篇语。的确,她是注定属于这一行当的。年,16岁的赵篆英进入太原市南郊文工团,当年就凭借在大型歌剧《朝阳沟》中对银环一角的成功诠释而初露头角。年,当时的太原市月影剧团(太原市碗碗腔剧团前身)借调她去演出,由于在《桃花计》中的演技出色一举成名,从此成了团里的台柱子。   与赵篆英共事40多年的老搭档郝春鉴告诉记者:“赵篆英脑子活,唱腔不守旧,总能唱得和别人不一样,老百姓特别接受,她这个名角是百姓给的。”赵篆英的老伴儿、当时剧团里的鼓板手逯志忠说:“当时没有电视,让老百姓认可就全靠不停地演出,她那时候一年四五个月在农村,附近农村的老百姓一听说她去演出,能赶二三十里地去看。”   在艺术上有一股“扭”劲儿的赵篆英一生演过的戏有几十部,扮演主角的也有十多部,为碗碗腔这个剧种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40年前的“遗像”   在赵篆英塑造的众多角色中,最为人们熟知的当数《尹灵芝》,而当年正是由于这部戏的演出还引出一段故事。   尹灵芝是我省寿阳县的一位刘胡兰式的英雄人物,周总理曾为她题词:“慷慨就义、为国牺牲”。年,碗碗腔剧团去寿阳太平乡赵家脑尹灵芝的故乡演出,舞台上赵篆英塑造的尹灵芝形象深深打动了英雄的同乡。戏刚演完,一位农村妇女跑上台,哭着对赵篆英喊“姐姐”,原来她正是尹灵芝的妹妹尹灵变,她觉得赵篆英演得太像了,以至于她觉得是姐姐又回来了,而后两人抱头痛哭。看着这场面,台下的所有人也跟着情难自抑。   伤心过后,尹灵芝的家人向赵篆英提了一个请求,由于尹灵芝生前没有照片,他们想问问能否把赵篆英的舞台照放一张在尹灵芝的烈士陵园里,没料到赵篆英回答得非常爽快:“我很愿意,只要烈士陵园同意就行。”就这样,赵篆英的相片被请进了尹灵芝烈士陵园。

……

博客搬家了,特意截图,留念一下+

转载请注明:http://www.sjhfhdd.com/wbpp/32356.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