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晚报官微商务合作——
太原晚报有奖报料热线——
◆中国城市医疗硬件环境竞争力排名出炉,太原排名第七3月11日,市卫健委消息,中国城市医疗硬件环境竞争力排名近日出炉,太原排名第七。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中国城市医疗硬件环境竞争力专题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对全国个地级以上城市(不含港澳台)的医疗硬件环境竞争力进行了对比分析,依据6项分项指标,从年医疗硬件环境竞争力指数来看,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武汉、成都、太原、重庆、杭州、西安位居前十名。据了解,6项分项指标包含拥有医生数和每万人拥有医生数(基本医疗条件)、医医院床位数(基本医疗条件)、医院数(优质性医疗资源)和流动人口健康档案覆盖率(包容性医疗覆盖)。在每万人拥有医生数指标排名中,前十位城市分别是双鸭山、舟山、太原、克拉玛依、济南、海口、杭州、北京、乌鲁木齐和昆明,以地级市与地级省会城市居多。在拥有医生数指标排名中,前十位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重庆、成都、广州、杭州、天津、武汉、济南和石家庄。在每万人床位数指标排名中,前十位城市分别是长沙、太原、郑州、攀枝花、昆明、西宁、成都、鹤岗、乌鲁木齐和雅安,主要以中西部城市居多,中西部省会城市优势明显。在医院床位数指标排名中,前十位城市分别是重庆、上海、成都、北京、郑州、广州、武汉、哈尔滨、长沙和杭州。在医院数指标排名中,前十位城市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武汉、深圳、西安、杭州、太原和南昌,东部地区仍然居多。在人口规模方面,超大城市占主体,行政等级方面直辖市与省会城市依然优势突出,且前十位的城市均是一、二线城市。报告指出,从前十强城市的区域分布看,四个直辖市全部位居其中且排名较为靠前,北京位居首位,其余均为省会城市。除十强外的城市排名中,省会城市也同样领先。而我国城市医疗硬件环境竞争力总体水平较低,医疗卫生资源总体存在明显的分布不均现象,还需要加快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全国均等化布局。太原晚报记者郝晓炜◆,山西常住人口.22万人,太原市.19万人3月10日,省统计局、省人口抽样调查办公室发布年山西省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数据显示,我省年年底常住人口为.22万人,比上年增加10.88万人;太原市.19万人。据介绍,本次人口抽样调查,按照分层、整群、概率比例的抽样方法在全省11个市、个县(市、区)抽取了个乡(镇、街道),个村(居)委会,个调查小区,调查登记常住人口70.57万人。调查的标准时间为年11月1日零时。根据抽样调查,全省人口出生率为9.12‰,比上年下降0.51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为5.85‰,比上年上升0.53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27‰,比上年下降1.04个千分点。根据抽样调查推算,人口的分布方面,全省各市年年底常住人口分布如下:太原市.19万人,大同市.30万人,阳泉市.75万人,长治市.81万人,晋城市.30万人,朔州市.45万人,晋中市.95万人,运城市.26万人,忻州市.28万人,临汾市.84万人,吕梁市.09万人。人口的年龄构成方面,全省常住人口中0岁到14岁人口为.3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5.67%;15岁到64岁人口为.70万人,占常住人口的73.36%(其中:15-59岁人口为.90万人,占常住人口的66.53%);65岁及以上人口为.1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0.97%。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1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6.76%。人口的性别构成方面,全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为.80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0.89%;女性为.4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9.11%,男女性别比(女=)为.62。家庭户人口方面,全省共有家庭户.86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98.99%,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为2.82人。此外,根据抽样调查推算,全省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7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9.55%;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4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0.45%。太原晚报记者贺娟芳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