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公务员、事业单位、银行、教师、国企、医疗等招考信息
今日,太原市教育局发布公告,就年全市小学毕业生升初中入学工作提出指导意见。
公办初中免试就近入学,扩大对口直升范围,全市民办初中学校招生仍实行小学毕业生自主网上报名方式。
免试就近入学根据指导意见,依据“相对就近、免试入学”的原则安排小升初工作。
全市小学毕业生升公办初中继续实行“九年一贯直升”、“单校划片入学”或“多校划片入学”等相对就近入学方式,严禁违反规定跨县(市、区)在公办初中学校之间择校。
公办初中入学从年秋季学期起,全市所有初中学校初一年级标准班额不超过50人。
科学划分入学范围根据指导意见,依据“相对就近、免试入学”的原则安排小升初工作。
全市小学毕业生升公办初中继续实行“九年一贯直升”、“单校划片入学”或“多校划片入学”等相对就近入学方式,严禁违反规定跨县(市、区)在公办初中之间择校。
不得以各种竞赛成绩、各类考级证书、表彰获奖项目等作为招生入学的条件或依据。
扩大对口直升范围各县(市、区)教育局依据区域内生源情况、学校布局、办学规模等因素,合理确定区域内每所初中学校的入学范围,并在规定时间内向社会公布。本市户籍小学毕业生学籍和户籍变更截止时间为年6月30日。完善多校区划片办法对于暂时难以实行“单校划片”对口直升的区域,实行“多校划片”升学。
1、由各县(市、区)教育局按照划定的初中学校招生范围,组织小学毕业生家长填报升学志愿。对报名人数少于招生计划人数的初中,按学生志愿全部安排升学;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人数的初中,通过电脑随机派位安排学生升学。2、多校划片的电脑随机派位工作须由教育局统一组织实施。确定区域内优质公办初中“多校划片”范围时,既要体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公平性,也要坚持相对就近的原则。3、优质初中学校“多校划片”学区范围不得扩大到所属行政区域全域;优质初中学校“多校划片”学区范围原则上不得交叉或重合。跨行政区域升学1、凡跨县(市、区)就读的本市户籍小学毕业生,原则上回户籍所在地就读初中,由户籍所在地教育局统筹安排,“人户分离”小学毕业生到相近且有空余学位的初中就读,但不得择校。2、各县(市、区)教育局在小学毕业生升初中工作中,严禁以任何理由安排户籍、学籍不在本县(市、区)区域内的学生进行择校。随迁子女升学办法
严格坚持随迁子女入学“两为主”原则。切实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学毕业生升初中工作,并将其纳入全市小学毕业生升初中工作体系。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学毕业生升初中须提供:
1、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原籍《居民户口簿》。2、进城务工人员在本市居住满一年的《居住证》(年6月30日前办理)。3、进城务工人员有效《劳动合同》及个人依法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满一年的证明(年6月30日前连续缴纳12个月以上),或一年以上有效《营业执照》(年6月30日前办理)。4、非本市小学毕业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学毕业生还需提供原户籍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乡镇或学校证明。凡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学毕业生,由县(市、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到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公办初中学校就读,但不得择校。
贫困家庭子女升学阳曲、娄烦两县已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在六城区居住并务工的人员,子女如需在太原市六城区升入初中学校就读的,需提供:
1、《居民户口簿》2、在本市六城区居住满一年的《居住证》(年6月30日前办理)3、《劳动合同》及个人依法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满一年的证明(年6月30日前连续缴纳12个月以上)4、已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扶贫手册(或其他相关证明)。符合条件的,由县(市、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到相对就近的公办初中学校就读,但不得择校。特殊情况小学毕业生1、符合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条件的残疾小学毕业生,可以根据家长意愿,结合实际情况,安排转入特教学校就读。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接收教育行政部门安排的残疾小学毕业生接受义务教育。2、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随迁子女小学毕业生升初中,按照省委《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执行。民办初中招生
招生时间
年全市民办初中学校招生和全市公办初中学校升学同期进行,不得以任何理由提前进行招生。
招生计划
招生计划由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核定的各民办初中学校规模轨制和全市小学毕业生数量确定。
网上报名
仍实行自主网上报名方式,每名小学毕业生只能选报一所民办初中学校。任何学校不得招收未经网上报名的小学毕业生。
电脑派位
网上报名工作结束后,各民办初中学校当报名人数少于招生计划人数时,全部录取;当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人数时,招生计划数的30%通过电脑随机派位方式进行录取,其余70%通过自主招生方式进行录取。
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可以采取电脑随机派位、学生面谈、综合素质考察等方式进行。严禁自行或通过培训机构组织或变相组织与招生入学挂钩的考试,严禁以各类竞赛证书或考级证明作为招生入学的依据。
招生范围
备寄宿条件的民办初中,主要面向本市行政区域招生;需要面向全省招生的,经审批机关批准后,也可适当面向本省内其他市招生,但面向本省其他市招生人数(不含已在本校就读的非本市户籍应届小学毕业生)不得超过招生计划的30%。民办初中学校不得招收无小学学籍的学生。
对口直升
九年一贯制、十二年一贯制民办学校,应当在学生及监护人自愿的前提下接收本校小学毕业生升入本校初中就读。
部分特色学校试点招生
两所外国语学校小语种招生
两所外语类学校(太原市外国语学校、太原市第二外国语学校)继续提前面向六城区小学毕业生招收小语种学生。具体办法由两所外语类学校根据实际提出招生申请并制定招生方案,报市教育局审核备案后实施。
部分特色学校试点招生
从今年起,将选择部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开展面向所在县级行政区域内小学毕业生进行特色招生的试点。具体招生办法由试点招生学校根据实际制定并报市教育局审核备案后实施。
严禁超计划和超班容量招生
即严禁超计划和超班容量招生。
严禁自行组织或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
严禁以各类竞赛证书、学科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
严禁学校提前录取学生。
严禁设立任何名义的实验班、重点班、快慢班。
严禁任何学校收取与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款。
对于违反“六严禁”的学校给予严肃处理、严肃问责。对于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民办初中学校,视情节轻重给予停止当年招生直至吊销办学许可证的处罚。
小升初中
时间安排表
一、年7月上旬:出台《关于年太原市小学毕业生升初中工作的指导意见》;
二、年7月下旬:组织完成两所外国语学校小语种和特色试点学校提前招生工作;
三、年7月底前:各县(市、区)教育局向社会公示入学办法、招生计划、划片范围等;
四、年7月15--22日:民办初中学校招生网上报名工作;
五、年7月26日前:完成民办初中学校电脑派位工作;
六、年7月27--8月8日前:完成民办初中学校自主招生工作;
七、年8月20日前:各县(市、区)教育局组织完成小学毕业生升公办初中工作;
八、年8月22日前:发放初一新生入学通知书;
九、年8月26日:初一新生报到,参加中小学衔接教育;
十、年8月28日上午:组织进行初一新生均衡编班工作。
太原小升初指导意见要点解读01
时间点
1、基本可以认为先民后公
年7月27—8月8日前:完成民办初中自主招生工作
年7月底前:各县(市、区)教育局向社会公示入学办法、招生计划、划片范围等。
2、小语种时间可能与民办冲突
小语种在7月下旬完成,民办开始于7月15
3、民办学校网报时间已定
年7月15—22日
02
与以往政策变化
1、班人数不超过50人
年有新增的文件规定,年秋季学期起执行(仅在公办入学办法里提到)
2、民办学校摇号(含公参民及私立)
各民办初中学校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时30%摇号,年明确指出是公参民摇号
3、部分特色学校试点招生(单独招生)
特色学校为:部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校
特别提醒编者找到了教育部公示的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遴选结果名单,太原市的中学有以下几个:太原市第四实验中学校、太原市聋人学校、太原市第六十五中学校、小店区体育职业学校、太原市杏花岭区第六中学校、尖草坪区第三中学校、太原市尖草坪区阳曲中学校、太原市晋源区一电学校、阳曲县第三中学校、古交市第五中学校、古交市第十二中学校。
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校,愣愣没有找到具体文件公示的名单
03
阅读要点
民办需注意事项
1、只能选报一所(公参民+私立)
2、对口直升,九年一贯制、十二年一贯制民办学校(除北辰双语、现代双语外,因为北辰小学部是单独的高新双语小学与北辰双语是两个主体、现代双语学校和现代双语南校是两个主体)
3、民办招生主要面向太原市行政区域招生(寄宿制可以全省范围招生)
公办需要注意事项
1、学籍户籍变更时间为年6月30日(近四年政策都是毕业前一年的6月30日截止)
2、跨区就读本市户籍的,原则上回户籍地就读初中不得择校(可选择学籍地就读)
3、外地户籍学生需提供四证,进行公办分配
4、外地户籍学生较多地区,组织填报志愿,电脑随机派位
5、特殊情况特殊执行(具体看文件符合情况)
小语种需要注意事项
面向六城区小学毕业生(必须是六城区学籍)
本内容均来源于阅读《太原市教育局关于年太原市小学毕业生升初中工作的指导意见》(见白癜风科学治疗北京中科助力白癜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