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气象台将连续两天的高温红色预警,降为高温橙色预警,预警区域:忻州西部、太原、吕梁、晋中、阳泉、临汾、运城、晋城、长治局部。
今天,预警区域中的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7℃以上,临汾和运城局部达40℃。
省气象台昨日17时天气数据显示:我省13个县(市、区)最高气温超过40℃,包括临汾市尧都区、洪洞县、襄汾县、曲沃县、侯马市,运城市盐湖区、新绛县、稷山县、河津市、万荣县、夏县、平陆县、永济市。其中,稷山县仍居高温榜首位,最高气温达41.6℃。
『省气象台最新天气预报』
14日白天:全省晴天转多云,东部部分和西部局部地区有阵雨或雷阵雨,东部局部有中雨,并伴有雷暴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最高气温:全省32℃—38℃。
14日夜间到15日白天:全省多云转阴天,大部分地区有阵雨或小雨,东部局部地区有中到大雨,并伴有雷暴大风、冰雹、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最高气温:全省30℃—37℃。
15日夜间到16日白天:全省多云转晴天,北部部分、中南部大部分地区有阵雨或小雨,东部局部地区有中到大雨,并伴有雷暴大风、冰雹、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最高气温:全省28℃—33℃。
『太原地区天气』
『高温下的劳动者』
7月13日,省城气温高达38℃,但很多劳动者仍然顶着高温坚守在一线。
太原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南内环街段,劳动者们在高温下作业,保证工程进度。
太原高新区产业街,太原公交公司工作人员正在对公共自行车进行维修保养。
太原迎泽大街与青年路口,交警执勤维护交通秩序。
『“烧烤”天气该如何保护自己』
据中央气象台发布的信息,近日全国已有30多个地区气温突破历史极值,新疆吐鲁番甚至超过49摄氏度,12日起全国进入为期40天的“三伏”。时间长、覆盖广、强度大的“烧烤”天将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什么影响?应该如何应对?
专家介绍说,持续高温或热浪,使人体感到不适,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是产生中暑,导致消化不良、胃肠道疾病发病率增加,诱发关节炎和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导致死亡。但只要做好相应防护,就能够避免高温的伤害。
老年人、婴幼儿、孕产妇和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硬化患者等脆弱人群,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高温天气下,老年人、婴幼儿、孕产妇和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硬化患者等脆弱人群,应避免在阳光强烈照射时段在室外活动。
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硬化等患者,早晨起床时应先喝一些水,补充一夜消耗的水分,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液循环。
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慢性疾病的病人,尤其是老年人和关节痛患者,不要长时间呆在空调温度调得过低的房间中。脆弱人群室内外的温差不宜超过5℃。开空调时间不宜过长,最好在1-3小时后关机,进行自然通风。晚上睡觉前最好关上空调。
户外工作者要高度重视做好防护:
高温天气下从事户外工作的人群,应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应轮换作业、适当增加高温工作环境下劳动者的休息时间,减轻劳动强度,放慢速度,减少高温时段室外作业。另外需要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随身携带防暑品。
应当根据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当日发布的预报气温,调整作业时间。
户外工作者可以用冰毛巾擦身体,进行物理降温。
从外面回到室内后,切忌立即开空调,避免感冒。
户外工作者要注意出现头晕、恶心、口干、迷糊、胸闷气短等症状时,应立即休息,喝一些凉水降温,医院治疗。
综合自山西晚报生活晨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