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长字,阅读大约需要8分钟
小编说“不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特长,整个基础教育会不会陷入更加严重的应试教育之中?”,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所质疑的政策,也是饱受教育界争议的高考加分政策。
在特长生加分频繁曝出造假丑闻后,取消这项政策成了很多人的期盼。不过,与支持声相比,质疑声也很大。
很多办特色的高中称会面临很多困难,比如培养方向有些迷茫。而一些教师认为,特长生制度的存在是一项鼓励学生多参加课外学习,是符合素质教育趋势的。
日前,这项措施得到了回应,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取消体育、艺术等学生加分项目。
《通知》摘要
要清理和规范加分项目,大幅减少、严格控制加分项目,取消体育、艺术等学生加分项目。
各地要健全监督举报电话制度,坚决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并对违反五个“严禁”的学校和有关责任人进行公开通报:
严禁初中学校教师干预或代替学生填报志愿;
严禁初中学校或教师在招生过程中向中职学校索要、收受任何名义的经费或实物;
严禁虚假宣传欺骗误导学生的行为;
在中职学校招生中,严禁搞区域间、学校间生源封锁和地方保护。
各地要科学确定普通高中规模,防止建设大规模普通高中,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为有序推进选课走班教学和新课程改革创造良好环境。
教育部回应:高考不加分,并非不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很多一线岗位的教师认为,在提倡素质教育的情况下,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多元的,特长生制度的存在是一项鼓励学生多参加课外学习,多参加各项各级各类竞赛的举措,也是“因材施教”的一种体现。
而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王辉称,学生特长高考不加分,并非不再鼓励学生全面发展的信号,而是引导学生“修炼”真特长。那些因考生加分而生的“假特长”,才是这次高考改革的“对象”。
并且,他还表示,取消高考加分项目的同时,教育部将继续鼓励学生特长发展。
以年公布的加分项目改革为例,考生特长都将被记录进考生的综合素质档案,为高校的录取提供参考。
同时,国家虽取消了体育特长生的加分,但有体育特长的考生可凭借自身特长,报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或者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等专业。
而有音乐、舞蹈等艺术特长的考生,则可报考高校艺术团或相关艺术类专业。
具备数学、物理、生物等学科特长的考生,也有“捷径”可走。
熊丙奇质疑:教育部设想不错,但操作起来问题重重取消高考加分之后,如何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特长发展,教育部门的设想是,在中学推进综合素质评价,将学生的艺术、体育特长等写实记录进综合评价,供高校录取时参考;另外,获得奥赛、科技竞赛奖励的学生,可以申请高校自主招生,获得通过初审的优先权。
这一设想听上去不错,但操作起来,依旧问题重重。
首先,综合素质评价在高考录取中,究竟派什么用场?在目前的高考录取制度之下,高校是按学生的高考分数从高到低进行录取的,很难北京治疗白癜风技术哪家好哈尔滨白癜风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