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伊利·晚报小记者一行在家长的陪同下来到大漠文化创意体验基地,在这里,他们不仅感受了陶艺带来的乐趣,还走进活字印刷馆,体验排版印刷全流程,一上午的时间,小记者们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还了解了中国古代文明,可谓收获满满。
陶艺体验
“老师,我想做个花瓶。”“老师,我想做个碗……”10月15日上午,伊利·晚报小记者走进大漠文化创意体验基地。在陶艺老师的精心安排下,不仅让小记者一一体验陶艺制作的乐趣,还启发孩子们发挥想象,动手捏出不同形状的作品。
在制作前,陶艺老师详细地为小记者们讲解了陶艺的种类以及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然后让小记者们自主选择制作的款式,恐龙、荷塘月色、石井青蛙……小记者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好制作对象,便开始商榷并分工。“我们选的是两只QQ企鹅,看到之前别的小朋友捏得很漂亮,我们两个人都很喜欢。”小记者们一边做着,一边说笑着。“老师说,这个底盘很重要,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而且,为了烧制过程中不会出现炸裂的现象,所有实心部分都必须提前塞进一团报纸,这个我们之前还真是没有听说过。”小记者卢旭表示。
整个制作过程中,小记者们发挥创造力,都在原型的基础上做了新的尝试,并且团结合作,赢得了家长和老师的赞许,“孩子们想象力都很丰富,彼此合作得也很好,注意事项基本上也都掌握了,相信他们以后制作陶艺作品会更加游刃有余。”陶艺老师表示。
经过一上午的努力,小记者们的陶艺作品全部完成。最终,陶艺老师从捏制的速度、质量等方面综合考量,评出了两组优胜的小记者,并给他们发了软陶小礼物。“通过这次陶艺竞技,我们提高了动手能力,也提高了竞技和协调能力,期待下次还可以再来这里体验陶艺制作。”小记者们表示。
体验排版印刷
在随后的体验课程中,小记者们又来到了活字印刷体验馆,过了一把排版印刷的瘾。活动开始前,工作人员首先给孩子们讲解了活字印刷术产生的历史过程。在随后的体验课上,为了降低难度,体验馆的老师提前将小记者们要刷印的古诗涉及的铅字全部找好,小记者们只需要把这些铅字按照古诗的顺序一个个排在“字盘”中就可以。可在排版过程中,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发现,这绝对是个锻炼耐心的活儿,除了在繁体反写的铅字中找到自己需要的那个字,还要在“字盘”中将题目、段落间隔开。每个小记者需要在一个字盘上排两首诗,仅仅检字排版就用了1个多小时。
“我排的是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还有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好难啊,排版时不仅需要辨别铅字,还要将这两首诗背熟!”小记者韩熠说。
排好版后终于可以涂墨了,老师将墨汁倒在盘子中,小记者们手拿专业的刷墨工具蘸上墨汁,然后在排好版的“字盘”上均匀地涂墨。小记者们纷纷表示,“这个步骤看似简单,其实很不容易,需要丰富的经验才能将墨汁涂得均匀,这样印出来的字才不会太浓以至于一团黑迹,或者太淡完全看不出来。”最后一步就是“刷印”。“这个刷印是最原始的活字印刷术的雏形,完全人工,一次只能出一张。”老师边说边教大家覆上纸,右手抓住纸固定,左手拿特制的刷印工具,在纸上刷,将“字盘”的油墨刷上纸张。“刷的力量要均匀,否则会有深有浅。”小记者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试了几次,最终都做出了满意的作品。
活动中,每一个小记者都变身印刷匠,亲手印刷了自己喜爱的诗词,有的小记者手上、脸上沾上了油墨,却依然干劲十足。“老师在课堂上讲过活字印刷术,但这是我第一次动手尝试。在体验活字印刷的同时,也了解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受四大发明的魅力。”小记者赵卓远说。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刘清羽
儿童白癜风治疗北京普通治疗白癜风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