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太原晚报_晚报历史 > 晚报历史 > 绿色成为城市底色,太原交出生态环境治理优

绿色成为城市底色,太原交出生态环境治理优

发布时间:2022-7-14 15:49:45   点击数:

未经授权,本文严禁公号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太原晚报有奖报料——

有害信息举报——

有害信息举报邮箱:tyrbsjb

.   

监测数据显示,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市区优良天数为天,优良率为61.2%,优良天数同比增加24天。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5.91,同比下降7.5%。五项污染物平均浓度同比下降的降幅在22.7%至3.6%之间,臭氧浓度同比持平。

  

其中,降尘防控实现新突破。去年全市平均每月每平方公里降尘量稳定在9吨以下,3月、5月、6月及8月同比降幅排在全国“2+26”城市中的第一位,在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排名从曾经的倒数第一(第28名)上升到第5至14名。去年12月全市降尘量降至3.3吨,是有监测数据以来单月监测的最小值,创历史最好成绩,一举摘掉了最“土”城市的帽子。

  

另一方面,水环境质量得到根本改善。去年1月至12月,汾河水库出口和上兰断面水质为Ⅱ类,国考温南社出境断面水质由劣Ⅴ类显著改善为Ⅲ—Ⅳ类,化学需氧量、氨氮同比分别下降36.36%、83.30%,汾河流域太原段国考断面良好水体比例为67%,全部消除劣Ⅴ类水体,走在全省前列。年太原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率36.23%,在全国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排名第六。

  

9项约束性指标全部完成

  

这一年,我市创新治理模式、强化督导帮扶,9项生态环保领域约束性指标全部完成。

  

一是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我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61.2%,指标圆满完成。

  

二是PM2.5年均浓度下降率。我市PM2.5年均浓度为5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6%,指标圆满完成。

  

三是环境空气二氧化硫浓度。我市二氧化硫浓度为1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2.7%,指标圆满完成。

  

四是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比例(达到55.56%以上)。1月至12月,国家和省考核的9个断面中,水质优良断面5个,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比例为55.56%,达到省全年考核要求。

  

五是劣Ⅴ类水体比例(控制在33.33%以下)。1月至12月,国家和省考核的9个断面中,劣Ⅴ类断面2个,比例为22.22%,达到省全年考核要求。

  

六是年二氧化硫排放量较年下降30%。我市实际完成38%,好于省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

  

七是年氮氧化物排放量较年下降30%。我市实际完成35%,好于省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

  

八是年全市化学需氧量较年下降56.58%。我市实际完成57.08%,好于省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

  

九是年全市氨氮排放量分别较年下降23.97%。我市实际完成52.14%,好于省下达的的年度目标任务。

  

米国伟摄

决战决胜蓝天保卫战

  

一直以来,我市坚持“控煤、治污、管车、降尘”多措并举,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决战决胜蓝天保卫战。

  

我市先后关停了港源、美锦、梗阳、西山煤气化二厂、三兴、隆辉、银焱、美锦煤焦化、亚鑫煤焦化等10家企业共万吨/年产能,全市炭化室高度4.3米及清洁型热回收焦炉全部关停,全省首家完成4.3米焦炉淘汰任务。

  

同时,全面完成太钢集团超低排放改造,成为全省超低排放首批A级企业,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在全省率先完成钢铁和水泥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完成清徐县3家铸造企业电炉改造;完成家企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整治。完成了农村清洁供暖改造户,全市城六区、县(市)建成区清洁取暖覆盖率达到%,农村地区煤改电煤改气清洁取暖率达到85%以上,对暂未双改的农村偏远地区实施清洁煤取暖兜底,实现全市清洁取暖全覆盖。

  

全力打赢碧水保卫战

去年我市以汾河太原段退出劣Ⅴ类水体为核心,强力攻坚,系统治水,全力打赢碧水保卫战。

  

我市实施了截污纳管,城南退水渠和晋阳街方涵污水分别进入城南和汾东污水厂,彻底解决城南地区污水直排问题;汾东、城南、阳光等污水处理厂扩容提质技改工程全部完工,全市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万吨,实现建成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为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奠定基础。

  

同时,高标准完成32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并确保已建成的套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运行、达标排放。在清徐县的4个主要入汾口建成千亩湿地工程,进一步巩固提升韩武村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水平。

  

此外,20处黑臭水体达到国家“长制久清”标准,实现了“一泓清水入汾河”。

 

 

稳步推进净土保卫战

  

我市一直以土地安全利用为目标,合理分类,有序治土,现已完成37个重点行业企业地块初步调查,确定29家重点监管对象,并完成冶峪河快速路污染土壤修复、原煤气化旧厂区等污染地块土壤修复治理。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圆满完成“十三五”土壤污染防治任务。

  

同时,按照疫情防控保障的要求,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反应果断迅速、运转高效有序、执行坚决有力”的调度指挥体系,安全处置医疗废物吨,疫情防控医废处置率先建立了“太原模式”。

  

此外,全市共查处环境违法案件起,处罚金额.9万元。去年12月,组织开展我市周边“1+30”城市强化督查帮扶,有效缓解南部地区秋冬季对我市的影响,我市当月环境空气质量居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第7名,居全国城市第91名,首次进入前名,处于历史最好水平。

太原晚报记者郜蓉打开名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jhfhdd.com/wbls/32549.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