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茴子白是采用无公害方式种植的,不用担心农药残留问题,经检测,微量元素比普通方式种植的蔬菜都高,营养又健康,吃得还放心。”从春节至今,每天清晨都会有顾客来到晋源区三家村的“鱼菜混养”温室大棚采摘新鲜的蔬菜。年底,三家村开展了“鱼菜混养”项目试点工程,经过近两个月的试验,首批叶菜已经上市,很受欢迎。
晋祠镇三家村作为山西省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依托资源互补共生的新技术,将养殖鱼用过的水通过管道输送到过滤槽,经过物理过滤、生物过滤和紫外杀菌“三道关”,将鱼类排泄物转化成硝酸盐类物质,成为种菜的“营养液”,为种植的蔬菜提供优质肥料,实现了养殖尾水的资源化利用,减少了农药使用量,具有节水、节地、环保等优势。
“用养鱼的水浇菜,拿浇菜的水养鱼,传统的水产养殖和新型栽培农耕技术完美牵手,这种养殖模式目前可以说试验成功。”太原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书记武建强进一步介绍说,一般情况下,茴子白需要45天到50天左右才可以长成,但在这里的温室大棚,由于营养丰富,温度适宜,不到40天的时间就长成了一个直径15厘米左右的茴子白,西兰花、油麦菜、生菜等叶菜的生产情况也都不错。
同时,这些菜因采取无公害的方式种植,不用担心农药残留的问题,经检测,这些蔬菜含有的微量元素也比较高,营养价值很高。此外,因大棚内温度合适,目前养殖的三文鱼、鲟鱼、加州鲈鱼等长势较好,与北方普通养鱼的一年一产相比,预计可实现一年两产至三产。这样一来,混搭的生产模式实现了“一棚双收”。据介绍,在此基础上,今年三家村将继续扩大“鱼菜混养”温室大棚的建设规模,按照此种模式打造50个大棚,成为“鱼菜混养”的生产基地,让更多人吃上健康安全的蔬菜。
来源:太原晚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