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太原晚报_晚报历史 > 晚报历史 > 冯唐翻译泰戈尔飞鸟集恶评如潮

冯唐翻译泰戈尔飞鸟集恶评如潮

发布时间:2017-3-4 6:31:57   点击数:

今年7月,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冯唐重译的《飞鸟集》。然而,无论是网友还是专家点评中,这本书均恶评如潮。在豆瓣,《飞鸟集》冯唐译本得分仅4.3分,而流传最广的郑振铎译本则高达9.1分。冯唐译文偏“鄙俗”

在中国读者中,泰戈尔的诗歌流传最广的是《飞鸟集》。《飞鸟集》中文译本颇多,有郑振铎、陆晋德、吴岩、徐翰林、白开元、卓如真等。其中,最著名的译本公认为出自郑振铎。

郑振铎译本以优美动人著称,而同一首诗在冯唐的翻译之下,不少读者认为“鄙俗怪诞”。如同样一首诗,郑振铎译文为:“世界对着它的爱人,把它浩瀚的面具揭下了。它变小了,小如一首歌,小如一回永恒的接吻。”而冯唐译文则为:“大千世界在情人面前解开裤裆,绵长如舌吻,纤细如诗行。”另一首诗,郑译为:“大地借助于绿草,显出她自己的殷勤好客。”而冯唐译本为:“有了绿草,大地变得挺骚。”

鉴于泰戈尔作品在中国的巨大影响力,自冯唐译本出版后,其语言风格让不少读者直呼不理解,表示“粉转路人”。

“西学东渐”以来,中外文翻译逐步成为主流知识界普遍重视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严复等人提出翻译的“信、达、雅”标准,受到翻译界推崇。这一标准经后人不断演绎,逐步认为翻译作品应“不悖原文以求真,不拘泥形式以求无过无不及,用词得体以求雅俗得当”。

新世纪以来,在文学作品翻译领域,有一部风靡海内外的作品不得不提,那就是《哈利·波特》。该书的中文版译者马爱农认为,出版社一般审核英文的标准就是忠实于原文,不光是文字上的忠实,还有风格上的忠实;且在艺术价值和文学价值上,都要力争达到原文所达到的高度。

“原汁原味地把原著所承载的所有东西,包括语言、风格、氛围、情绪等所有的一切,传达给中国的读者,我觉得这才是好的翻译。”马爱农说。以此标准看,新译版的《飞鸟集》,不符合传统意义上的严格翻译要求。

“信、达、雅的标准,至少‘信’要达到。”马爱农认为,翻译就是翻译,不是自己创作,不是自说自话,原著怎么说,译者就怎么说,这才是翻译,‘信’绝对是第一位的”。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兆忠,就冯唐《飞鸟集》争议一事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其实诗歌的翻译是所有翻译中最难的。泰戈尔的作品唯美而浪漫,翻译这样的作品,最好要有对路子的译者。外文好之外,首先最好是一位诗人,而且这个诗人的风格和泰戈尔应该有所共通,这样译作才有可能深入到原作的灵魂之中,才有可能把原作的神韵重现出来。”冯唐自己怎么看?

在翻译完《飞鸟集》之后,冯唐写了一篇长文,解释了自己的翻译理念:“泰戈尔的英文翻译是不押韵的,郑振铎的汉语翻译是不押韵的,无论英文还是中文都更像剥到骨髓的散文。我固执地认为,诗应该押韵。在寻找押韵的过程中,我越来越坚信,押韵是诗人最厉害的武器。”

至于强烈的“个人风格”,冯唐则表示:“我也想把个人特色在翻译中体现出来。如果说是很朴实很扎实地忠实翻译原文,诗意递减的版本之前已经有了。如果只是重复,就没什么意思。”

对于近日有声音提出“冯唐的翻译风格逾越了翻译的底线”,冯唐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不认为翻译的好坏有金标准,”我不认为‘信达雅’对于每个译者和每种译著都应该是同样的顺序和权重。每个译者对于原作原貌和作者意图都有不同理解,这个所谓的底线由谁定?”

冯唐表示,自己仔细看过郑振铎翻译的《飞鸟集》。“在我看来,他二十多岁时的翻译,基本准确、平实,儿童般、神仙般、小兽般、花草般的诗意欠缺。”对于自己的译作,冯唐坦言,“我的汉语翻译必然反映我的汉语语言体系,泰戈尔的英文原著和我的汉语翻译都摆在那里,毁誉由人,唾面自干。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活好不害怕,冷对千夫指。”

来源:太原晚报









































治疗白癜风的最好方法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专业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jhfhdd.com/wbls/24905.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