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是山西的省府,即便是今天也依然占有重要的地位,就更不要说在战争年代的时候,从地图上就可以看出,太原战略位置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整个山西人的眼中,太原就是门户,难怪抗战时期,阎锡山跳着脚也要保住太原,只可惜这个想法后来并没有彻底的实现。
不过随着抗日战争的结束,解放战争也陆续拉开了帷幕。
平津战役结束以后,实际上当时解放军在北方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这让阎锡山如坐针毡,尤其是傅作义和平起义以后,这更让阎锡山感到恐慌,一方面他不愿意离开自己苦心经营了多年的地盘,但是又不愿意回归人民的怀抱,左思右想之下,他还是决定求援,所以于年2月15日乘飞机离开太原,此时距离平津战役结束刚刚不久,阎锡山美其名曰前往南京求援,实际上是做疯狂逃窜。
在失去主心骨以后,本来太原更应该是十拿九稳,但实际上作为北方的军事重镇,解放军在解放这座城市的时候,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浴血奋战了6个月,而伤亡人数达到了4万以上,这对于解放军来说,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硬仗。
对于太原这座城市,实际上解放军部队早有预料,对他的工作展开的也很及时,在晋中战役结束以后不久,中央就决定解决太原,但当时因为平津战役的缘故,中央也只能做出暂缓太原战役的决定,这也曾让阎锡山感到缓了一口气。只不过暂时不打并不代表没有动作,解放军各部随即展开政治攻势,瓦解守军近1.2万人。
和平解放太原,其实也在中央考虑范围之内,按照北平事例来看,这是完全有可能的,为此解放军也先后派遣两批工作人员进入太原劝降,但都没有获得成功,其中守军30军中将军长黄樵松因事情暴露,惨遭敌人杀害
而之所以这些有益的举动没有成功,都是因为阎锡山离开的时候,留下的部署,在我们所熟知的五人小组之中,虽然都彼此不服,由于管理互不统属,所以也很难争取全局上的起义,而最重要的就是,当时代理山西省主席的梁化之,还兼任了特种警宪指挥处中将处长,这个机构完全就是为了屠杀地下党、民主人士而设立的特务机构,在他指挥下,这个机构基本上无孔不入,使得各项有益工作基本上很难展开,因此才有了后来太原战役的艰难,而太原攻克以后,梁化之等一些人自知罪责难逃,在屠杀大批被关押的民主人士以后,自尽而亡。